当前位置:首页 > 农科要闻 >通知公告

宜宾市农业科学院
关于组织申报2024年度对外科技合作项目的通知

时间:2024年05月21日 来源:科技管理部 阅读数:

各相关单位:

为深入推进对外科技合作,实现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宜宾市全面乡村振兴,我市将实施一批对外科技合作项目,围绕全市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共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技术人才输出和培养、共建产学研用协同发展体系。根据《宜宾市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管理试行办法》(宜农发【2024】11号)精神,现就组织申报2024年度对外科技合作项目工作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一)粮油产业领域

1.宜宾水稻新品种培育及示范

项目需求:着力科技赋能提单产,集中展示省、市农科院新研发的新品种、新技术,强化示范带动,推荐一批作为宜宾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推进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到田创建水稻高产示范片,带动宜宾水稻产量的提升。

考核指标:推荐10个宜宾水稻主导品种;建立2个百亩新品种新技术示范片,指导建立3个水稻“吨粮”百亩高产示范片;培育现代化示范农场3户;举办现场观摩会2次(省级现场会1次);成功创建科技增粮先进单位。

拟资助项目个数及经费:1项,不超过180万元。

2.薯类新品种筛选及生产技术

项目需求:针对淀粉专用型品种缺乏、高产高淀粉难以协同提升的问题,引进基于基因组遗传背景选择聚合技术育成的突破性淀粉型新品种。采用先进的现代旋流工艺甘薯淀粉加工技术等,大幅减少废水排放。

考核指标:筛选出适宜宜宾地区的高淀粉突破性新品种1—2个,大面积平均单产提升到2吨以上,产值增加15%以上;集成提质增效甘薯栽培生产技术1项;集成甘薯小象甲防治技术1项;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5万亩。

拟资助项目个数及经费:1项,不超过80万元。

3.油菜新品种展示基地建设及产业化示范

项目需求:筛选出适宜宜宾市种植的早熟油菜品种和高产油菜品种,解决油菜与大春作物茬口矛盾,实现粮油协同发展。

考核指标:建立油菜早熟展示样板基地1个,面积50亩;筛选出适宜宜宾市种植的早熟高产油菜品种2个,亩产较大面积品种增产3~5%;高产示范展示高产油菜品种,亩产较当地大面积品种增产5~10%。

拟资助项目个数及经费:1项,不超过60万元。

4.稻田甲烷减排技术研发促进水稻低碳生产

项目需求:针对川南冬水田秸秆还田中存在水稻坐蔸、增加碳排放等问题,研发稻田甲烷减排关键技术,集成推广土壤质量提升、资源利用提质增效和固碳减排的综合技术模式,促进水稻绿色低碳生产。

考核指标:研发稻田甲烷减排关键技术1项,申请专利1项,申报地方标准1项。建立示范基地1个。

拟资助项目个数及经费:1项,不超过60万元。

5.宜宾市耕地养分资源优化调控方法体系建设与集成示范

项目需求:探索构建面向粮食安全的耕地养分资源优化调控方法体系,并开展集成示范,初步实现耕地养分资源的数字化精准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宜宾市粮食产量与耕地养分的空间精确模拟;宜宾市农田养分资源数字化精准调控技术研发;宜宾市耕地养分精准调控技术集成示范;为宜宾市粮食产能提升、耕地质量建设以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形成适宜宜宾市面向粮食产量的农田养分精准调控的关键技术体系 1 套;选择1-2个现代农业产业核心基地,开展农田养分精准调控技术示范推广,优化施肥方式,调整施肥结构,实现农田养分资源的精准监测、精准评估和精准管理,为研究区稳粮保供、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拟资助项目个数及经费:1项,不超过40万元。

6.酿酒专用粮新品种筛选与示范

项目需求:根据五粮型酿造工艺技术要求,筛选出适宜五粮型酿造的酿酒专用水稻、糯稻、高粱、玉米、小麦等新品种,并进行展示示范。

考核指标:筛选出酿酒专用水稻新品种1个、糯稻新品种1个、高粱新品种1个、玉米新品种1个、小麦新品种1-2个。

拟资助项目个数及经费:1项,不超过100万元。

7.川南酿酒专用粮对白酒风味的形成机理研究

项目需求:按川南产区五种粮食的品质特征、酿造特性及其对白酒品质的影响研究,建立“川南酒粮”理论体系和实践技术支持。解析小麦内源微生物、小麦质地(如软质粒率)和理化指标等对酒用、曲用品质的影响,支撑专用粮和不同贮藏(条件)时间对终端酿酒品质的影响。

考核指标:明确川南酿酒专用粮对白酒风味的形成机理;制定酒用、曲用小麦质量标准2项,开展技术培训10次。

拟资助项目个数及经费:1项,不超过70万元。

8.鲜食大豆品种引进与高效示范种植

项目需求:根据我市大豆品种现状,引进四川省审定和引种备案的鲜食大豆新品种20份,筛选出适宜春提早、秋延后的鲜食大豆新品种各1个,集成鲜食大豆一年两熟高效种植技术1套,创新高粱-鲜食大豆接茬模式,集成高粱-鲜食大豆间套作模式1套,建立鲜食大豆高效种植示范基地1个。

考核指标:筛选出适宜在我市地区种植的鲜食大豆新品种2个;集成鲜食大豆高效栽培技术2项,建立鲜食大豆新种植模式1套;建立鲜食大豆种植示范基地1个。

拟资助项目个数及经费:1项,不超过40万元。

(二)茶产业领域

9.宜宾川红工夫茶叶品质分析研究

项目需求:宜宾川红工夫感官品质特征及主要品质成分分析;不同茶树品种加工川红工夫适制性研究;川红工夫关键加工工艺定向调控技术研究;川红工夫加工过程中主要品质成分动态变化研究。

考核指标:优选川红工夫适制性品种1-2个。形成川红工夫定向调控加工技术规程1-2套,制定相关标准1项,建立技术示范点3个,示范推广新技术2-3家,培训200余人次。构建宜宾川红工夫感官品质风味轮、品质成分基础数据库或化学指纹图谱。探明川红工夫关键呈香、呈味物质加工过程动态变化规律。

拟资助项目个数及经费:1项,不超过240万元。

10.川红工夫茶园管理集成技术研究

项目需求:适制“川红工夫”茶树品种精准鉴定与评价及产品开发;适制“川红工夫”茶园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适制“川红工夫”茶园绿色生态低碳生产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适制“川红工夫”茶园鲜叶分级及产品适制研究。

考核指标: 形成适制“川红工夫”茶树品种精准鉴定与评价报告1份,筛选出适制“川红工夫”茶树品种2-3个,研发新产品2-3个。建立宜宾市“川红工夫”优质安全高效、绿色生态低碳茶园管理技术指标体系,制定适制“川红工夫”茶园优质高效生产及绿色生态低碳生产技术方案2-3套。建立示范基地2-3个,示范面积500亩以上,推广面积5000亩以上。

拟资助项目个数及经费:1项,不超过240万元。

(三)蚕桑产业领域

11.宜宾桑枝资源利用与产业开发

项目需求:根据宜宾桑枝利用率低下的现状,开展桑资源高值化利用,重点开展桑枝食用菌、桑枝生物质燃料和桑椹食品研发,减少桑枝对环境污染和桑园病虫害积累,拓展关联产业。

考核指标:筛选出适宜宜宾市桑枝栽培的竹荪优良品种1-2个,集成桑枝栽培竹荪关键技术1套,竹荪品质进一步提升,研发桑枝生物质燃料、复合型低醇桑果酒、低血糖生成指数桑椹膏等桑资源高值化新产品3个;培育加工企业1-2家;培训相关人员120人次以上。

拟资助项目个数及经费:1项,不超过80万元。

12. 川南蚕病检测防控体系研发建设

项目需求:针对宜宾近年来蚕病在一定区域多次爆发,开展病原监测、病原追踪、数据分析与预警研究,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家蚕病原高精准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实现家蚕养殖环境病原监测和蚕病预报,逐步建立川南蚕病监测预报防控体系,发挥科技“千里眼”、“望远镜”新质生产力作用,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考核指标:建立区域性家蚕病原分布图谱1个;推广先进适用主推技术1项;培训相关技术人员和农民100人次以上;检测样品300个、检测指标600项次。

拟资助项目个数及经费:1项,不超过50万元。

(四)畜牧产业领域

13.川南山地牛饲粮综合开发利用研究与应用

项目需求:在川南山地牛节本增效技术集成与应用和地方秸秆、饲草料高效利用技术集成等方面进行研发集成,快速提升乌蒙山区肉牛产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提升产业的综合产能。

考核指标:筛选出适宜当地的优良暖季型牧草品种1-2个;开展秸秆、饲草发酵配方优化研究,形成综合利用方案1个;建立示范基地1个;开展技术培训2次,培训技术骨干 20名,新型农民100人次。授权国家专利1项。

拟资助项目个数及经费:1项,不超过100万元。

14.川南本地家禽品种保护及高效健康养殖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

项目需求:针对宜宾地方家禽品种资源保种和开发利用不足,品种存在保护不规范,养殖技术不配套,养殖生产效率低,疫病防治水平不高等问题,开展地方家禽遗传资源保护及高效养殖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促进宜宾地方家禽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升市域内家禽产业发展水平。

考核指标:形成保种技术方案2套;形成四川山地乌骨鸡和四川白鹅标准化生产技术2套;建立示范基地2个,应用于四川山地乌骨鸡4万只以上、四川白鹅1万只以上,综合生产效率提高5%以上;开展集中培训2次以上,现场指导10次以上,培训和指导专业技术人员、养殖户和农户100人次以上。

拟资助项目个数及经费:1项,不超过100万元。

(五)水产产业领域

15.宜宾早虾规模化繁育及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项目需求:通过突破小龙虾良种选育及规模化繁育苗“卡脖子”瓶颈技术、提炼升级标准化早虾养殖繁殖技术流程、小龙虾运输标准化,为我市早虾生产提供优质早苗和更有早虾优势的模式集成和示范,科技赋能全市 25 万亩稻虾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新质生产力助力我市打造“宜宾早虾”产业名片。

考核指标:形成小龙虾相关的省主推技术1项、养殖技术地方标准1项、专利2项、文章1篇,指导提档升级小龙虾示范基地3个,指导提档升级小龙虾标准化销售运输中心1个,年增加优质早虾苗2000万尾,早虾亩产提高20%,早虾品质明显提升,开展培训20期,培训1000人次以上,辐射带动宜宾早虾产业10万亩以上,亩均增收提高500元以上,打响“宜宾早虾”品牌。

拟资助项目个数及经费:1项,不超过150万元。

(六)农机装备领域

16.适宜川南丘陵山地紧缺农机装备研发及示范

项目需求:立足川南地形地貌油菜作物生产中机械化薄弱且劳动强度大、劳动力密集生产环节,改变传统油菜生产耕、种、管、收落后的种植模式,开展机具适应性研究,对机具进行优化改造,研制一批川南丘陵油菜生产机械,形成川南油莱生产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满足宜宾现代农业“以机换人”生产需求,提升油菜综合机械化率,助力宜宾农机耕耘宜宾市天府粮仓。

考核指标:研发油菜免耕起垄抗湿直播机1台;筛选(改良制造)油菜移栽机1台;筛选油菜收获机械1台; 建立示范基地1个,约300亩,开展油菜机播机栽和机收等机械化生产试验示范;形成川南丘陵地区优质高效油菜机械化种植模式1套;申请专利2项。

拟资助项目个数及经费:1项,不超过120万元。

(七)其他领域

17.宜宾市水果全期营养管理技术体系示范

项目需求:针对当前果树产业发展存在的技术落后、肥料过量与不合理施用以及品质参差不齐等瓶颈问题,通过实施果园全生命周期营养管理技术体系管理,建立全市柑橘、葡萄、桃等重要果树的技术体系与实施方案,在肥料减施、品质提升、效益增加与生态保护等方面开展科研技术示范,形成国内领先的科学种植技术体系,建立宜宾果树种植技术新标准与水果质量新标准,促进宜宾市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考核指标:形成柑橘、葡萄、桃树等全生命周期营养管理技术规范,实现增产10%以上,品质明显提升,化肥减量施用50%以上。

拟资助项目个数及经费:1项,不超过40万元。

二、申报条件

(一)该项目主要支持市内的相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与市外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或其它单位联合申报(原则上是市政府或授权部门与市外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或其它单位签订科技合作协议的市外单位联合申报,2023年12月以前与市政府或授权部门签订科技合作协议的除外),填报《宜宾市对外科技合作项目申报书》,并明确合作双方的任务及经费等内容。

(二)项目负责人应熟悉农业领域国内外科技和市场发展动态,具有本领域工作经验,为项目实际主持研究工作人员;应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取得博士以上学历。每个项目负责人2024年项目限申报1项,目前承担有市级农业科技创新项目且尚未结题验收的或验收未通过还在限制申报期内的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

(三)申报单位在所申报研究领域和专业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知识产权成果,具有与项目相关的研究经历和研究积累,具有完成项目所必备的人才条件、技术装备、资金保障及组织管理、协调能力,申报单位有健全财务管理机构、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和专业财务管理人员。

(四)获宜宾市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立项支持的项目,发表的论文必须标注“由宜宾市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支持”,获得的知识产权必须纳入宜宾属地统计。

(五)项目资金采取前补助支持方式。所有经费必须设立专账,足额到项目,专款专用。申报单位根据项目进度按年测算资金需求,实行一次立项、分年实施、年度考核、据实进退,市财政局按年下达项目资金。

(六)项目执行期原则上为2年。

三、申报程序

(一)项目申报单位填写项目申报书,按要求提供相关附件材料,经推荐单位进行审核把关并签字盖章,于2024年5月27日下午18:00时前将申报书及扫描附件发至电子邮箱876645346@qq.com。经宜宾市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部形式审查合格后,再报纸质材料一式5份。   

(二)申报日期为2024年5月21日至2024年5月27日,逾期不再受理。

四、申报咨询

宜宾市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部 王强、 毛一 、邓锋,电话:0831-6258357。

附件:宜宾市对外科技合作项目申报书.doc


宜宾市农业科学院

2024年52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宜宾市农业科学院承办: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建设维护单位:四川安古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规划设计:宜宾市农业科学院联系电话:0831-6257217

宜宾市农业科学院 版权所有蜀ICP备14004109号网监备案号:51150002000721技术支持:安古信息   ipv6 rea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