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科要闻 >通知公告

宜宾市农业科学院
关于组织申报2024年度宜宾市农业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的通知

时间:2024年05月21日 来源:科技管理部 阅读数:

各相关企事业单位: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种业创新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省市大力推进种业振兴,促进全市种业的稳定创新发展,增强全市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根据《宜宾市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管理试行办法》(宜农发【2024】11号)精神,现就组织申报2024年度全市农业创新能力建设项目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及要求

(一)申报单位是在宜宾市注册、具独立法人资格并具备农业科技研发和研究能力的企事业单位。

(二)申报单位在所申报研究领域和专业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知识产权成果,具有与项目相关的研究经历和研究积累,具有完成项目所必备的人才条件、技术装备、资金保障及组织管理、协调能力。申报单位有健全财务管理机构、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和专业财务管理人员。

(三)项目负责人应熟悉本领域国内外农业科技发展动态,具有本领域工作经验,为项目实际主持研究工作人员;重点支持年龄在4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取得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学历必须有4年以上工作经历)。

(四)专项资金采取前补助支持方式。所有经费必须设立专账,足额到项目,专款专用。申报单位根据项目进度按年测算资金需求,市财政局按年下达项目资金。

(五)项目执行期原则上为2年,从项目任务书签订当月起算。

(六)每个项目负责人限申报1项。

(七)获宜宾市农业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立项支持的项目,发表的论文必须标注“宜宾市农业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支持”,获得的知识产权必须纳入宜宾属地统计。

二、申报范围

(一)粮油产业领域

1.宜宾糯红高粱新品种培育及试验示范

重点支持:培育适应宜宾本地糯红高粱的新品种,开展其主要病害抗性鉴定,品质测试、新品种核心示范区建设。

考核指标:登记优质多抗高粱新品种1个(亩产≥350公斤,中抗炭疽病或丝黑穗病,总淀粉≥72%,支链淀粉占总淀粉≥95%,单宁1%-2%);建立高粱新品种核心示范区100亩。

申报经费:不超过40万元。

2.油菜亲本繁殖、制种技术研究

重点支持:在宜宾开展油菜亲本繁殖、制种技术研究,为新品种生产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形成油菜制种技术1项;建立制种技术核心示范区50亩;开展油菜制种技术培训人数50人次以上。

申报经费:不超过50万元。

3.宜宾优质薯类新品种选育

重点支持: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以黄皮黄肉、中早熟、鲜食为选育目标,开展马铃薯低海拔杂交选育,培育本地马铃薯新品种。

考核指标:配制杂交组合100份;筛选优质品系10份;申请登记本地新品种1个。

申报经费:不超过40万元。

4.宜宾酿酒玉米种质创制及应用研究

重点支持:收集、评价、发掘抗病(茎腐病和穗腐病)、抗倒、品质等酿酒玉米目标性状种质,创制适合酿酒玉米目标性状优良的自交系;组配杂交新组合,选育符合酿酒玉米的新品种。       

考核指标:创制出适合选育酿酒玉米品种的优异自交系1-2个;选育(筛选)出符合酿酒玉米指标的新组合1个。

申报经费:不超过40万元。

5.酿酒专用粮应用及新品牌建设与创新

重点支持:分类别、分酒类、分方式、分酿制方法优化酒体结构,让酿酒专用粮更好的应用在酿造酒、蒸馏酒、配制酒上,体现更多层次的应用价值,体现粮优酒美的实效;并通过技术方法的创新和应用、成果的转化论证,创建本土区域性特色品牌,实现品牌价值。

考核指标:提供3个粮优酒美的成果;酿酒专用粮新的应用方法2个;创建1-3个区域性可应用特色品牌;培育1-2个科技型企业。

申报经费:不超过20万元。

6.宜宾山区玉米高产高效集成技术示范与推广

重点支持:针对宜宾山区玉米产量低、品质差、栽培技术落后等问题,开展高产优质玉米品种展示筛选,对展示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分析宜宾山区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形成高产高效集成技术,实现玉米单产提升;开展玉米高产示范;进行玉米高产技术培训,提升我市玉米高产种植技术水平,助力我市玉米单产提升。

考核指标:筛选出适宜宜宾山区种植的玉米品种2~3个;形成玉米高产高效集成技术1套,实现玉米单产提升10%以上;建成玉米高产示范基地2个,核心区200亩,辐射1000亩。

申报经费:不超过30万元。

7.宜宾糯稻相关性能及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重点支持:搜集国内外糯稻种质资源,测定酿造性能、食品香气组成以及稻瘟病抗性,基于基因组测序,对亲缘关系进行系统整理,并且开发有用的分子标记;对常规糯稻进行杂交育种,得到5~10个亩产达470公斤、粒型圆粒、植株紧凑、适宜酿造米酒、口感味美的糯稻新材料。

考核指标:获得黑糯、红糯、紫糯、香糯等濒临灭绝的糯稻资源品种20个;创制5~10个目标重组自交系;对典型香气成分进行分子解析。测序数据库不低于50个基因组全序列,绘制一个比较清楚的本地大酒谷的演化路线。

申报经费:不超过30万元。

8.酿酒小麦抗病育种研究

重点支持:以绵麦902,川麦42,紫糯麦163,川育12,川育25等作为底盘品种,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合复合杂交技术选育出一系列含有3-8个优质基因的聚合品系(抗病、淀粉含量、粒重、蛋白含量);连续在四川什邡、宜宾、马尔康等地在人工接种条锈菌条件下进行成株期抗性鉴定,结合考种和分子标记选择评价酿酒专用小麦优质基因聚合效果。

考核指标:创制含有3-8个优质基因聚合的酿酒专用小麦新品系。

申报经费:不超过20万元。

9.小麦酿酒指标的快速精准检测

重点支持:建立小麦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支链淀粉、蛋白质、脂肪、丹宁等含量和微观结构快、精准鉴定技术体系,提升酿酒相关成分的检测效率和精度。

考核指标:建立小麦酿酒相关指标成分的高通量快速精准检测技术体系。

申报经费:不超过30万元。

10.地方小麦酿酒品质评价与鉴定研究

重点支持:开展产量、抗病性和酿酒指标的精准鉴定;筛选出酿酒指标优异兼具高产抗逆的酿酒新种质,并建立酿酒小麦种质资源数据库。

考核指标:筛选出酿酒指标优异、综合性状突出的小麦品种。

申报经费:不超过20万元

11.酿酒专用粮品质对酒质的影响研究

重点支持:搜集不同品种和产地的酿酒专用粮原料,按照统一的工艺进行酿造实验,关联分析原料品质与酒质的关系,制定酿酒原料质量标准。

考核指标:关联分析原料品质与酒质的关系,制定酿酒原料质量标准1套。

申报经费:不超过20万元。

12.酿酒专用粮成果汇编

重点支持:收集整理目前关于酿酒专用粮相关的科研方向、科研成果、技术难题及需求。

考核指标:形成一部酿酒专用粮相关的科研方向、科研成果、技术难题及需求汇编。

申报经费:不超过10万元。

13.酿酒专用粮快速检测分析仪器的研究

重点支持:研发快速检测酿酒专用粮指纹图谱的系统;建立面向酿酒专用粮的指纹图谱数据库,通过机器学习实现对酿酒专用粮的即时分析与评价。

考核指标:完成一套快速检测酿酒专用粮即时分析与评价系统。

申报经费:不超过20万元。

14.水稻旱种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重点支持:开展水稻旱种品种、播期、密度、植保等方面研究,总结出一套种植技术规程。

考核指标:总结出一套水稻旱种配套种植技术规程。

申报经费:不超过10万元。

(二)农机装备领域

15.丘陵山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播生产示范

重点支持:丘陵山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播中试示范推广,形成农机农艺深度融合的配套种植技术。

考核指标:示范面积200亩,并形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播种植技术1项。

申报经费:不超过40万元。

16.秸秆废弃物处理利用和黏土细碎环节机械设备及技术研究

重点支持:秸秆废弃物肥料化处理、黏土细碎重要机械设备的研究;宜宾大宗农业废弃秸秆+腐解剂直接还田后对农田土壤增肥固碳效果和秸秆资源转化效率提高技术研究;以宜宾特色蔬菜芥菜为代表,开展施用秸秆有机肥和黏土细碎条件下芥菜机播生产技术的研究。

考核指标:秸秆处理及应用的重要农机新装备、新技术研究,形成专利4项,形成新技术1项,制定(修订)地方标准1项,完成引进、改良、研发3款机具,示范面积400亩。

申报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三)茶产业领域

17.保健茶配套栽培技术、种植基地建设及加工技术研究

重点支持:山银花种植基地改造提升,同时开展山银花栽培、加工体系建设,为山银花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改造提升50亩山银花种植基地;形成育苗、栽植、施肥、采摘以及加工技术规范;形成山银花茶及衍生产品1个以上。

申报经费:不超过40万元。

18.夏秋茶资源利用研究

重点支持:对宜宾市夏秋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鲜叶下树率,研发涉茶系列产品,丰富茶产品品类,延长产业链条;通过多元化产品助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满足当下不同消费需求,拓展茶叶消费市场。

考核指标:针对夏秋茶成品茶品质不突出等问题,优化工艺流程,创新红茶新产品1个;利用夏秋茶粗老茶叶或茶叶加工中产生的副茶为原料,开发茶叶香膏等深加工产品1-2个,进一步丰富宜宾茶产品品类,延长产业链条;申请专利1项。

申报经费:不超过40万元。

(四)蚕桑产业领域

19.桑叶与酒糟复配发酵及其应用配套技术研究

重点支持:用现代生物技术筛选功能菌株和优化发酵性能,借助数学模型工具建立桑叶和酒糟复配发酵蛋白产品生产工艺,并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跟踪评价其在小蚕及生猪饲养中的使用效果;实现酒糟和桑叶的综合利用,并创制新型优质蛋白资源,帮助解决人畜争粮、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考核指标:选育出适用于桑叶或酒糟的功能菌株3株;建立酒糟及桑叶复配发酵技术1套;开发以机器视觉为基础的小蚕(或家猪)生理状态识别系统1套;申请相关发明专利1项。

申报经费:不超过40万元。

20.优质高产家蚕品种(适宜人工饲料育)选育

重点支持:针对宜宾地区适宜人工饲料育家蚕品种少,家蚕人工饲料育存在发育不整齐、单产水平低等问题,开展适宜家蚕人工饲料育品种选育,测产验证,模式创新等工作。

考核指标:1对适宜人工饲料育家蚕品种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获得适宜家蚕人工饲料育新材料8份;获得适宜人工饲料育家蚕杂交组合3对;建立基于家蚕人工饲料共育的“十天养蚕法”模式;申请相关专利1项。

申报经费:不超过50万元。

(五)水产领域

21.宜宾市稻虾模式下农药品种筛选研究

重点支持:通过农药施用田间对比实验,筛选出6种以上环境友好、病虫害防控效果明显、龙虾不敏感的农药品种。在稻虾养殖过程中,防病控害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可实现化学农药减量,保护生态和环境,实现产一季稻、两季虾的稻虾双丰收。

考核指标:制定稻虾养殖模式下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1套。

申报经费:不超过40万元。

(六)新兴产业领域

22.宜宾道地药材资源保护及繁育技术研究

重点支持:全市野生仙茅资源收集,建立仙茅保护基地;开展仙茅种子繁殖、根茎繁育、组织培养等试验,探索适宜于宜宾的仙茅繁育技术,建立仙茅繁育基地进行技术示范与培训。

考核指标:收集仙茅资源10份以上,建立仙茅种质资源圃5亩;建立仙茅繁育基地10亩;集成仙茅繁育技术1套;开展技术培训会2次,培训人数50人。

申报经费:不超过50万元。

23.芥菜育种技术体系创建及应用

重点支持:针对宜宾芥菜品种冗杂,品质参差不齐,市场当家品种较少等问题,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通过游离芥菜小孢子培养、植物再生、倍性鉴定及单倍体加倍,快速创制具有性状针对性的纯合单双倍体植株;开展芥菜品比、区域试验,田间抗病抗逆鉴定,获得性状稳定且品质优良的DH系。

考核指标:集成芥菜单倍体高效育种技术1套;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快速纯化(创制)新材料50株,筛选出优质高产新品系2-3个;DH系育种示范面积20亩。

申报经费:不超过40万元。

24.药食同源优良花卉资源收集与利用

重点支持:针对宜宾药食同源特优花卉品种单一、育苗断档、配套种植管理技术缺乏等问题,建立药食同源花卉新品种核心示范区,建立药食同源花卉繁育基地,开展药食同源花卉种质资源收集、引种驯化、繁殖和配套栽培管理技术研究;建立药食同源花卉繁育基地进行技术示范与培训,为宜宾家庭园艺、乡村振兴、绿地提升、医养、康养保健提供种苗和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引进种质资源20-30份,建立花卉种质资源圃5亩,建立花卉繁育基地10亩,集成配套种植管理技术1套,开展技术培训会2次,培训人数50人。

申报经费:不超过40万元。

三、申报程序

(一)申报时间。项目申报单位填写纸件项目申报书,按要求提供相关附件材料,经推荐单位进行审核把关并签字盖章后于2024年5月27日下午18:00时前将申报书及扫描附件发至电子邮箱876645346@qq.com。经宜宾市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部形式审查合格后,再报纸质材料一式5份。

(二)诚信管理。申报单位(含参与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项目团队成员应无重复申报、多头申报、变换课题名称申报、逾期未验收项目等不良科研信用行为,未纳入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

四、申报咨询

宜宾市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部  王强、毛一 、邓锋,电话:0831-6258357。 

附件:宜宾市农业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申报书.doc

宜宾市农业科学院

2024年52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宜宾市农业科学院承办: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建设维护单位:四川安古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规划设计:宜宾市农业科学院联系电话:0831-6257217

宜宾市农业科学院 版权所有蜀ICP备14004109号网监备案号:51150002000721技术支持:安古信息   ipv6 rea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