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服务 >科技服务


绽放在乡村振兴沃土上的灿烂“烟花”——宜宾市农科院助力晒烟-花生轮作模式推广

时间:2025年04月02日 来源:花生和烟草研究所 阅读数:

3月,正值小春管理和大春备耕的关键时期,宜宾市农业科学院花生和烟草研究团队深入叙州区樟海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技术培训活动,为种植户送上了一场“科技及时雨”,助力乡村振兴路上“烟花”绽放。  

一、晒烟-花生轮作:传统模式焕发新生机

晒烟-花生轮作是宜宾市岷江、长江流域冲积土区域特有的种植模式,已有20余年历史。这一模式通过晒烟与花生交替种植,不仅提高了耕地利用率,还改善了土壤肥力,有效缓解了连作障碍,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据了解,晒烟-花生轮作模式中,晒烟亩产值约0.6-0.8万元,花生亩产值约0.3-0.5万元,综合亩年产值轻松“破万”,真正实现了“一亩田万元钱”的目标,不仅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还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图片1.jpg 

二、技术培训:科学种植助力高产高效

在樟海镇的技术培训现场,农科院专家们针对当地主要种植作物晒烟和花生,重点讲解了晒烟春季田间管理要点、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花生机械化生产技术和花生新品种特征特性等内容。同时,专家们还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农民解决实际种植中遇到的问题。“晒烟和花生我们种了十几年,以前全靠经验,现在有了专家的指导,我们心里更有底了。”一位参加培训的种植户表示,“晒烟-花生轮作让我们每亩地的收入翻了一番,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 

图片2.jpg 

三、未来规划:科技服务让“烟花”持续绽放  

为进一步推广晒烟-花生轮作模式,宜宾市农科院专家表示将充分发挥人才与科技优势,围绕该模式开展全方位技术支持,通过优化种植结构、加强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指导与服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推动该模式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力争在长江、岷江流域打造更多千亩级种植基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市农科院力量,让这朵绚烂的"烟花"在乡村振兴沃土上持久绽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宜宾市农业科学院承办: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建设维护单位:四川安古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规划设计:宜宾市农业科学院联系电话:0831-6257217

宜宾市农业科学院 版权所有蜀ICP备14004109号网监备案号:51150002000721技术支持:安古信息   ipv6 rea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