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科要闻 >农科要闻


四川省农科院第五届分院工作现场观摩会圆满召开

时间:2024年12月21日 来源:科技管理部 阅读数:

2024年12月17日至12月20日,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宜宾市人民政府主办,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合作处、内江市农业科学院(省农业科学院内江分院)、宜宾市农业科学院(省农业科学院川南分院)承办的四川省农科院第五届分院工作现场观摩会先后在内江市、宜宾市圆满召开。省农科院及各分院相关人员100余人齐聚一堂,共襄农业科研盛举。

在宜宾市大观科研基地科技展厅观摩现场,张英书记向张雄副院长一行介绍了川南分院的科研成效。一是在科技攻关上成效显著。积累有育种新材料34000余份,率先育成的宜香1A不育系国际领先,组配的“宜香”系列品种表现优异;建院以来共育成并审定农作物品种 367个(次);获品种权授权58个;研发适用于丘陵山区的农机装备20台(套);专利170项;省主推技术6项;发布地方标准33项。二是在成果应用上成效突出。构建的“农科院+示范园+企业(专合社)+农户”模式效果良好,助力“宜香优”系列水稻品种推广面积超3亿亩;“宜糯红4号”高粱品种成为知名酒企原料首选品种,种植面积占川南70%以上;助力宜宾市“百千万”工程建设,分别在南溪区、翠屏区、高县等各县(区)参与建有26个百亩超高产攻关示范方,46个千亩高产展示片,8个万亩带动展示区;在三江新区江南镇红星村实施的“中稻-再生稻”百亩超高产攻关点,亩产达1267.8公斤,比去年增产60.4公斤;在筠连蒿坝镇打造的200亩山地玉米宽窄行增密高产高效技术示范片,亩产达820.6公斤,比当地面上增产442.6公斤;在高县打造红薯高产示范基地200亩,产量亩产3368.09公斤,比面上提高1490.8公斤。三是在技术服务上成效明显。成功举办了2024年四川省水稻品种区域试验插秧技术现场观摩会、“十四五”四川省生物育种重大科技专项“绿色高效酿酒专用粮重大新品种培育”项目现场观摩及交流会、四川省“十四五”生物育种重大科技专项“绿色高效玉米重大新品种培育”项目中期总结及现场观摩会、宜宾市再生稻现场观摩会、油菜新品种新技术观摩会、宜宾市大春粮油高产竞赛拉练暨新品种观摩会等13场。

在大观科研基地科研试验观摩现场,特作所负责人马海燕、油料所所长林权分别向与会领导介绍了薯类和油料科研团队基本情况、展示品种类型及承担的各级试验,并重点介绍了以市场为导向开展的薯类、彩色花、早熟、油蔬两用、高油、高产等多类型油菜新品种选育。

在仙临粮油现代农业园区观摩现场,南溪区溯源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林向与会领导介绍了园区概况及宜宾市农科院在园区开展的水稻、高粱、油菜等新品种(新品系)的示范推广应用成效。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郑本川博士介绍了宜宾市油菜新品种展示基地建设及产业化示范项目的实施概况、川油系列油菜新品种多功能利用方面的相关内容。

观摩会期间,我院全方位展示了各项科研成果,举办了成果品鉴活动。各分院代表围绕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等开展了热烈的交流,分享了育种经验与挑战,积极探寻合作机遇。

通过此次观摩会,我院明确了下一步工作思路与工作重点。将全力聚焦科技攻关、成果转化、科技服务,推进育繁推一体化进程;深化科技合作,不断加强院地、院校、院院、院企合作,与各兄弟分院携手共进,积极推动四川省农业科研事业蓬勃发展。


微信图片_20241221132848.jpg         微信图片_20241223172754.jpg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宜宾市农业科学院承办: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建设维护单位:四川安古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规划设计:宜宾市农业科学院联系电话:0831-6257217

宜宾市农业科学院 版权所有蜀ICP备14004109号网监备案号:51150002000721技术支持:安古信息   ipv6 rea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