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


首个黄色支系羊肚菌Mes-15新菌株在宜宾驯化成功

时间:2025年03月21日 来源:蚕桑和食用菌研究所 阅读数:

近期,宜宾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团队成功驯化出首个黄色系羊肚菌,经ITS测序鉴定为Mes-15。该菌株菌盖呈卵形至椭圆形,幼菇期为浅黑色,成熟后转为淡黄褐色,不规则凹棱,棱纹细且颜色则相对较浅,菌盖长4-7cm;菌柄细,长度3-5cm,近圆柱状,颜色白色或灰白色;成熟后的整个子实体高度为7-12 cm;整个生育期未见有白霉病等病害,出菇时间2~4月份,可出两潮菇。

图片2.jpg

羊肚菌生物分类学上隶属于子囊菌门、盘菌纲、羊肚菌科、羊肚菌属,是一类世界性分布的珍稀食药兼用真菌,具有益肠胃、消化助食、化痰理气、补肾纳气、补脑提神之功效,并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和保护肝脏等功能。羊肚菌的发育学种大约有 78 个,主要将其划分为变红羊肚菌类群、黄色羊肚菌类群和黑色羊肚菌类群三大类群。 在这三大类群羊肚菌类中, 其中的变红羊肚菌支系中的红褐羊肚菌,以及黑色羊肚菌支系中的梯棱羊肚菌、六妹羊肚菌和七妹羊肚菌发展十分迅速,其相关栽培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并且都已实现了商业化大规模的人工栽培。然而,对于黄色羊肚菌类群的驯化栽培工作一直没有实质性突破,仅河南省洛阳市的野生黄色羊肚菌(Mes-21)成功实现了驯化栽培,然而Mes-15目前在中国未见报道实现人工栽培。

图片3.jpg

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所长、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四川食药用菌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彭卫红研究员近日莅临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大观基地指导,彭卫红研究员实地考察了Mes-15的驯化栽培出菇情况指出:该菌株从子实体农艺性状上与目前商业化栽培的梯棱、六妹和七妹羊肚菌有明显区别。建议将该菌株采用多基因谱系进一步鉴定,子实体营养成分测定分析,扩大栽培规模,做好配套技术研究与集成,以期实现商业化栽培,为乡村振兴贡献新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宜宾市农业科学院承办: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建设维护单位:四川安古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规划设计:宜宾市农业科学院联系电话:0831-6257217

宜宾市农业科学院 版权所有蜀ICP备14004109号网监备案号:51150002000721技术支持:安古信息   ipv6 ready